传承千年智慧,引领产业未来,中国中药协会一直在路上
(2025-06)
中国中药协会成立于2000年12月18日,是我国中药行业唯一经民政部批准的全国性产业协会,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、彭佩云等国家领导人出席成立大会?。作为行业权威机构,协会承担多项重要专业职能:ISO/TC249 WG2技术委员会依托单位,全国中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(TC477)秘书处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中药炮制技术”和“中医传统制剂方法”?;さノ?,第十二届药典委员会观察员单位,中药品牌集群秘书处单位,获评4A级全国性行业协会。
自成立以来,协会始终践行“服务国家、服务社会、服务民众、服务行业”宗旨,秉持“规范引领企业,科学助力企业,亲清团结企业,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”工作方针。锚定国家中医药发展重大战略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,通过标准制定、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创新,构建“政产学研用”联动机制,在推动中医药产业化、现代化、国际化及全产业链提质增效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,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注入强劲动能。
协会现已发展企业会员966家,设立专业委员会67个,凝聚中西医临床、药学、方法学及管理领域专家近万名,形成涵盖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、规范化种植养殖、饮片炮制加工、中成药研发生产、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开发及临床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,并构建起集科研创新、生产流通与临床应用为一体的中药全产业链、供应链及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平台。
协会深度参与国家中医药政策研究与产业规划制定:承接国家发改委《中药产业传承?;び敫咧柿糠⒄拐哐芯俊罚械9夜ば挪俊吨幸┎盗辞苛床沽囱芯俊?,承担国家中医药局《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》、《中西医联合防治疾病策略研究及标准指南》编制,中标《亳州国际中药材市场建设研究》、《亳州国际中药材市场总体建设方案研究》等一系列国家和地方课题。???
协会针对“中药注射剂安全隐忧”“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及濒危动植物药材使用”“儿童中药保障供应”“西医处方中成药”“中医黑”等行业发展热点难点痛点问题,积极应对,勇于担当。
协会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,做“乡村振兴”战略的规划者和推动者,助力亳州、樟树、玉林、安国、禹州、磐安、桐庐、武义、百泉、陵川等地方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;认真落实民政部结对帮扶任务,为甘肃西和县、广西东兰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、牵线搭桥,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;协会创办的“中药源头在行动”品牌活动,通过“生态种植+精准扶贫+品牌增值”三维驱动,形成中药农业产值提升、乡村生态优化、农民就业扩增的良性循环。
协会每年统筹举办百余场高端行业盛会,搭建“价值引领-传承创新-医药共生”三维赋能平台,培育形成系列核心品牌会议:中国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、中国中药品牌建设大会、中国脑病大会、中西融合儿童健康大会、全国中医药眼保健学术会议、中西融合呼吸健康大会、中西融合心脏健康大会、中西融合女性生殖健康大会、肾病中药发展研究学术大会、中西融合筋骨健康大会、真实世界研究国际论坛、“仁医工程”博鳌中医药大会、中药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大会、杜仲/灵芝大会、中药老字号及品牌创新药企业协同发展大会、智能制造中药产业链新质生产力大会、中药数字化技术研究成果与产业应用研讨会、世界传统医药大会、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药大会等,形成政策研讨、焦点对话、中西融合、工商对接、产业赋能、产业报告发布、企业及产品品牌推介、科技成果展示等立体化会议生态。
协会高度重视中药标准化工作,累计完成百余项中药团体标准、推荐性国家标准、以及ISO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和管理工作:承担国家药典委员会《国家中药饮片炮制规范》大型标准制修订项目,发布《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指南》,解决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难题;发布《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电子交易商品规格标准》,促进基层医疗机构饮片使用保障。重视源头质量提升,适时发布《中药材产地加工(趁鲜切制)团体标准》。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,提升中药质量、临床价值,指导西医师合理使用中成药,促进中药产业化、现代化、国际化。?
协会聚焦产业和会员需求,强化创新与服务。自主立项开展课题研究,解决行业发展共性关键问题。创办中药饮片炮制流派传承创新大会;启动系列中药循证研究、“百万例研究”工程示范项目;开启“健康筋骨 领跑中国”“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”“中西医联合防治女性生殖障碍行动计划”“中国心·中国行”“儿童消化直通车基层行”“筋骨疼痛专科门诊”公益行;开设中西融合大讲堂、百问百答、本草讲习所等科普栏目;探索打造“公益行动-标准构建-循证研究-学术赋能-科普传播”五位一体新范式。
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,是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,历经千年传承,多次疫情大考,越来越被世界认可和接受。
展望未来,在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中医药事业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,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,中国中药协会将以“十五五”开局为新起点,以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目标,以专业化、平台化、数智化服务能力建设为抓手,在守正创新中擦亮“中国中药协会”金字招牌,为护佑全民健康、赓续中华文脉、推动民族复兴注入更强劲的“中药力量”,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和世界人民福祉,贡献中国智慧,输出中国方案。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夕照寺街东玖大厦B座3层(中国中药协会)
邮编:100061
联系电话:010-64060498
传真:010-87194990
E-mail:zgzyxh@catcm.org.cn
微信公众号
中国中药协会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04120号-1